GB/T 17657-2022 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試驗方法




本文件描述了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主要理化性能試驗方法。
本文件適用于人" />

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电影-日韩亚洲欧洲中文字幕无-91亚洲视频久久久久区-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

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!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實驗室 > 材料實驗室 > 建筑材料

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檢測

發(fā)布日期: 2025-04-16 22:49:49 - 更新時間:2025年04月16日 22:51

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檢測項目報價???解決方案???檢測周期???樣品要求?

點 擊 解 答??

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檢測技術指南

一、檢測范圍分類

1. 基材檢測

涵蓋膠合板、刨花板、中密度纖維板(MDF)、定向刨花板(OSB)等基材。

2. 飾面材料檢測

包括三聚氰胺浸漬紙飾面、PVC/PET薄膜飾面、天然木皮貼面、金屬箔復合等表面處理材料。
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體系

(一)結構性能檢測

  1. 物理指標

    • 尺寸偏差:厚度允差(±0.3mm)、幅面尺寸(±2mm/m)
    • 密度分布:全板密度梯度(X射線密度儀檢測)
    • 含水率:平衡含水率(6-12%,干燥箱法)
    • 吸水厚度膨脹率(24h浸水,≤8%)
  2. 力學性能

    • 靜曲強度(MOR):≥15MPa(GB/T 17657)
    • 彈性模量(MOE):≥2000MPa
    • 內結合強度(IB):≥0.35MPa(萬能試驗機)
    • 表面結合強度:≥1.0MPa(拉力夾具法)
    • 握螺釘力:垂直板面≥1100N,平行板面≥800N
  3. 耐久性

    • 循環(huán)濕熱試驗(溫度40℃/RH90%,72h)
    • 凍融循環(huán)(-20℃~+50℃,10次循環(huán))

(二)飾面層專項檢測

  1. 表面性能

    • 耐磨轉數(shù):≥400轉(三聚氰胺飾面,Taber磨耗儀)
    • 耐劃痕:3N載荷無可見劃痕(硬度鉛筆法)
    • 耐污染:24h醬油/咖啡漬可清除(化學試劑法)
  2. 理化性能

    • 耐光色牢度:氙燈老化100h,ΔE≤3.5(CIELAB色差)
    • 耐高溫(180℃/20min無鼓泡)
    • 耐冷液(-18℃/24h無開裂)
  3. 附著力

    • 剝離強度:≥0.8MPa(T型剝離試驗)
    • 邊緣封邊強度:≥60N/cm(萬能試驗機)

(三)環(huán)保安全檢測

  1. 甲醛釋放量

    • 干燥器法(E0級≤0.5mg/L)
    • 氣候箱法(EN 717-1,≤0.05mg/m³·h)
  2. VOC釋放

    • TVOC總量(72h累積值≤0.5mg/m³)
    • 苯系物檢測(GC-MS法)
  3. 重金屬遷移

    • 可溶性鉛(≤90mg/kg)
    • 可溶性鉻(≤75mg/kg)

三、檢測方法標準

  1. 甲醛檢測:

    • 穿孔萃取法(GB/T 17657-2022)
    • 1m³氣候箱法(ISO 12460-1)
  2. 力學性能測試:

    • 三點彎曲試驗(跨距150mm,加載速度10mm/min)
  3. 飾面檢測:

    • 表面耐干熱(EN 438-2)
    • 耐香煙灼燒(GB/T 17657 4.42條款)

四、質量控制要點

  1. 取樣規(guī)范

    • 整板對角線五點取樣
    • 預處理條件:溫度23±2℃/RH50±5%,平衡72h
  2. 關鍵控制點

    • 熱壓工藝參數(shù)(溫度偏差≤5℃,壓力波動≤10%)
    • 膠黏劑固化度(DSC差示掃描法)
  3. 結果判定

    • 單項不合格即判整批不合格
    • 連續(xù)三批不合格需工藝整改

五、行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

  1. 新型檢測技術

    • 紅外光譜快速檢測甲醛
    • 數(shù)字圖像處理技術檢測表面缺陷
  2. 綠色認證要求

    • FSC森林認證
    • CARB Phase2認證(美國市場準入)

通過系統(tǒng)化的檢測體系,可確保人造板產品達到GB 18580-2017等強制性標準要求,為建筑裝飾、家具制造等領域提供安全可靠的材料保障。建議生產企業(yè)建立全流程質量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,控制甲醛釋放和力學強度等核心指標。


分享
上一篇:工業(yè)活性輕質氧化鎂檢測 下一篇:電池級碳酸鋰檢測
以上是中析研究所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檢測檢測服務的相關介紹,如有其他檢測需求可咨詢在線工程師進行了解!

京ICP備15067471號-35版權所有: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