潔凈工作臺檢測
發(fā)布日期: 2025-04-16 03:49:10 - 更新時間:2025年04月16日 03:50
一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
1. 風速與均勻性測試
- 目的:驗證送風系統(tǒng)能否維持穩(wěn)定的層流狀態(tài),確保污染物有效排出。
- 檢測方法:
- 使用熱敏式風速儀或葉輪式風速儀,在過濾器下方均勻布點(通常按0.3m×0.3m網(wǎng)格劃分)。
- 測量各點風速,計算平均風速及均勻度(標準偏差≤15%)。
- 合格標準:
- 垂直層流工作臺:平均風速≥0.3m/s;
- 水平層流工作臺:平均風速≥0.4m/s。
2. 氣流流型可視化檢測
- 目的:確認氣流是否為單向層流,避免渦流導致污染。
- 檢測方法:
- 使用水霧發(fā)生器或發(fā)煙筆在操作區(qū)釋放示蹤粒子,觀察氣流軌跡。
- 通過攝像記錄氣流動態(tài),分析是否存在回流或死角。
- 合格標準:氣流應呈平行直線,無湍流或交叉污染。
3. 懸浮粒子數(shù)檢測
- 目的:評估工作臺對空氣中微粒的過濾效率。
- 檢測方法:
- 采用激光粒子計數(shù)器,在操作區(qū)按ISO 14644標準布點(至少5個點)。
- 檢測粒徑≥0.5μm和≥5μm的粒子濃度。
- 合格標準:
- ISO 5級(百級):每立方米≥0.5μm粒子≤3,520個,≥5μm粒子≤29個。
4. 過濾器完整性檢漏
- 目的:確認過濾器無破損或密封失效。
- 檢測方法:
- PAO/DOP氣溶膠挑戰(zhàn)測試:在過濾器上游釋放PAO/DOP氣溶膠,下游用光度計掃描檢測。
- 局部泄漏率≤0.01%為合格。
- 修復措施:若泄漏率超標,需更換過濾器或重新密封邊框。
5. 微生物限度檢測
- 目的:驗證工作臺對微生物的抑制能力。
- 檢測方法:
- 沉降菌法:放置瓊脂平板暴露30分鐘,培養(yǎng)48小時后計數(shù)菌落。
- 浮游菌法:使用空氣采樣器采集1000L空氣,培養(yǎng)分析。
- 合格標準:沉降菌≤1 CFU/皿,浮游菌≤5 CFU/m³。
6. 噪聲與光照度測試
- 目的:保障操作舒適性與可視性。
- 檢測方法:
- 聲級計測量工作臺前方30cm處噪聲,照度計檢測操作面光照。
- 合格標準:噪聲≤65dB(A),照度≥300 Lux。
二、輔助檢測項目
- 振動測試:評估設備穩(wěn)定性,避免震動干擾精密操作。
- 紫外燈強度檢測:使用紫外輻照計確認殺菌效果(≥70μW/cm²)。
- 壓差監(jiān)控(適用于連接潔凈室的工作臺):確保正壓維持,防止外部污染。
三、檢測周期與注意事項
- 日常檢測:風速、噪聲、照度等每周監(jiān)測。
- 定期檢測:粒子計數(shù)、檢漏每年1次,或更換過濾器后必檢。
- 注意事項:
- 檢測前清潔工作臺并預運行30分鐘。
- 儀器需定期校準,數(shù)據(jù)記錄存檔備查。
四、檢測結果處理
若檢測不達標,需立即停用并排查原因,如:
- 更換過濾器;
- 調整風機頻率以恢復風速;
- 清潔預過濾器或維修送風系統(tǒng)。
五、總結
潔凈工作臺的檢測是保障其性能的核心手段,通過多維度指標監(jiān)控,可有效預防實驗污染風險。結合ISO 14644、GMP等標準規(guī)范操作,并建立完整的檢測檔案,將為實驗室質量管理提供堅實支撐。
分享